强调文化忽略“创新” 中国游戏如何走向顶层?

时间:2013/10/25 15:12:13 编辑:Ocean

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《人民日报》,在关注国家大事的同时,日前也对“被称作是第九艺术”的游戏产业阐述了官方立场。在题为《莫让文化产业沦为资本的游戏》的文章中,其得出的结论是:中国文化产业在资本的要挟下过于急功近利以及缺乏内涵;与此同时,该文也提到了美国暴雪,并对暴雪的专注与投入给予赞赏。事实上,该文主旨除了对中外游戏的不同表现作出对比以外,更突出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注重,也就是忽略了应该注重的创新。

 不是吗,该文称,文化投机也许盛极一时,但没有文化,终难有绵远悠长之功;基于上述判定,该文便给出“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如同宝藏,呼唤数字时代的文化英雄以非凡的胆与识勘探、发掘”之结论。事实上,该文有关暴雪历程的原话甚至发展到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”可以左右西方国家是非选择的程度。其原话是:“美国有家全球最大的游戏设计公司,在全球拥有数以千万计的铁杆玩家,每每翘首期盼它推出新款游戏,可人家自己却不急,一款经典游戏可以开发10年才最终面世,但就是这款游戏却可以让人玩10年甚至更长时间。它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,将西方神话元素融为一炉,创造了一个恢宏的世界,令人流连忘返”。

过于关注传统文化不适合

首先需要强调,笔者并不完全反对《人民日报》这篇事涉游戏内容的大作对传统文化的特别尊重;事实上,今天的中国游戏产品几乎不都是以历史与传统文化为题材吗?发过来说,虽然暴雪以西方文化为依归而创作的游戏作品成果斐然,但另一家西方游戏公司完全新创的《英雄联盟》作品,不也同样影响深远吗?坦率而言,倘使艺文创作只能局限于传统文化,那还产生类似于《超人》、《黑客帝国》等全新题材之激荡人心地“横空出世”吗?

由此,不由得令笔者回想起自己在电玩巴士网站上所曾发表的题为《从手游“梦幻西游”中想到创新》的文章来。坦率地说,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动力几乎都源自综合因素;既须坚守传统文化,同时更必须竭力追寻开拓创新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“兼容并包,海纳百川”之宽阔境界,应该是国家与民族确保永续进步的动力源泉。就好像《功夫熊猫》,虽然基本题材是中国文化,但实际制作者却美国人;中国为什么不能做到开创性的兼容境界呢?

“科学创新”不可以流于口号

一如世人所体认的,由于中国至今不仅没有获得自然科学类的诺奖,而且自己国内的科学大奖也经常出现“奖项”空缺的窘境,而在中国科研投入已达每年上万亿元的情况下,这种投入与结果的不对称局面,已然引发各大媒体的热烈讨论。其实,不论是中国难以出现自然科学类的诺奖,还是中国的游戏创作不容易达致令全球玩家共同“玩赏”的热烈场景,其根本缘由便是缺乏创新性思考;虽然中国的方方面面都会将“科学创新”作为口头禅。

正因为中国的“科学创新”只流于口号,以致中国在所有涉及国际进步的问题上,都始终扮演着追随者角色,而至今没有实现“引领风潮”的辉煌局面。可以说,尽管笔者认同《莫让文化产业沦为资本的游戏》大作就中国游戏产业所给出的表达:“除了产业年轻、技术手段不够,听从资本逻辑,无视文化逻辑,没有潜心静气应该是很关键的一点”,但如果没有实质性创新或者仅将创新当成口号,则中国的游戏产业不仅只可能永远地“亦步亦趋”,而且其它领域也将同样无法放射光芒。情况很情况,“科学创新”永远不可以沦为口号。

相关资讯
相关游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