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足球经理2013》有效提高传中成功率教程

时间:2013/05/02 15:30:45 编辑:Ocean

二、边路的推进

边路的推进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第二个关键环节。所有的传中都依赖于边路的有效突破。如果你的阵型在边路的突破上存在设计上的错误,边路根本无法实现突破,也就谈不上任何的传中落点的设计了。

(一)边路走廊的配合。

边后卫和边锋的配合当然是边路走廊的最基本构成部分。

最常见的边路模式有3种。边后卫策应,边锋(内锋)进攻;边后卫防守,边锋策应。边后卫进攻,内锋策应。

这种配合模式基本是建立在传球和前插的关系上。

当边锋积极前插的时候,边后卫必须要为其提供身后球。所谓边锋积极前插,就是边锋在不断的努力向对方边后卫的身后空挡攻击,此刻我方的边后卫作为边锋在边路走廊的唯一支援者,必须要为其提供相应的身后球供应。如果边后卫不提供相应的身后球供应,那么边锋的不断前插就变得徒劳,而且更像是一个把自己置身于整体队形之外的笑话。

而当边后卫不提供身后球支持的时候,我方的边锋则主动回撤拿球。一个策应的边锋是不会主动前插的,他总是站在比较深的位置上,等待边后卫的朴素脚下球,然后自己带球发动攻击。

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关系,就是策应内锋和边后卫的关系。一个策应的内锋总是拿球之后立刻转向内场攻击,他的这种行动必然会带动对方的边后卫跟随跑向内场,由此边路走廊彻底空旷,不再有任何的防守者。因此,在这种关系下,边后卫往往会大胆压上,承担边路的传中工作。

当然这里也存在很极端的边路配合,两个策应或者两个进攻的边路搭档。通常来说,这种配合下,球队的进攻方向通常都不在边路,一些专注于中路突破的球队会采用这样的方式——边路彻底成为了中路攻击者的挡板——球队并不需求边路的突破,边路只是提供球场的宽度。

在边路的传球关系上,我们最需要关注的谁突破,谁策应的问题。

(二)进攻型边后卫的出现。

为了提升边锋的攻击能力,很多战术把边锋提高了前腰线上,而不再是处于过去的中场线上。这就带来了2个问题。

其一,传球距离变长了。长距离的传球显然意味着被断球的危险大大增加,同时传球的准确性也很难得到保证。

其二,传球存在障碍了。在过去,对方的边前卫的主要防守对象是我方的边前卫,我方通过边前卫的前插,边后卫的跟进这一简单配合就可以很轻松把对方边前卫向后赶,直到彻底把对方边前卫甩在身后让他放弃防守。

但是现在,对方也是一个高位的边锋,这个边锋的防守对象变成了我方的边后卫——他并不关注我方的边锋如何移动,他的防守职责就是不让我方边后卫轻易突破。为了应对这个两个新发生的变化,进攻性边后卫成为了越来越多的边路选择。

以AC米兰为例,在米兰的左路,沙拉维是一个进攻的高位内锋,而康斯坦特则是一个策应的进攻型边后卫。康斯坦特主动前插到和对方边锋平行的位置上,我们知道,一个边锋的盯人能力和抢断能力是非常有限的,而且边锋也并不是贴身防守的,一个正面前插的边后卫和一个不断后退的边锋的对决。。。显然很多时候康斯坦特可以无视这个边锋的骚扰——那么,情况就又变回到和过去一样了——康斯坦特在大多数时候能够和沙拉维共同对付对方的边后卫了,而且他和沙拉维之间的传球距离因为他自己的主动前插得到缩短。

边后卫主动前插——成为一个策应的进攻型边后卫。这是大多数现代战术选择的第一个解决方案。

当然,另一个解决办法则正好相反,边锋放弃主动前插,不再靠跑位来攻击对方的边路后防线,边锋以策应的方式,始终保持和边后卫之间的距离,共同对付卡在他们之间的对方边锋。但在这个解决方案中,边后卫的后插上变成了一个必要的选择,因为一个策应的边锋在回撤拿球之后,他的行为是二向性的——或者,他会主动带球依靠技术来突破对方的边后卫,这样一来,他和我方边后卫之间的距离又拉大了;或者,他会横向带球跑向中场前腰的位置上,这样一来,对方边后卫也被他带走,边路走廊被空置了出来,此刻的边锋就和一个内锋的移动是一样的。

在这样的局面上,我方防守职能的边后卫被要求在传球出脚后跟随边锋一起向前移动,在机会良好的时候甚至仍然要以传中的方式来参与到进攻中。这样一来,这个边后卫同样被要求成为一个进攻型边后卫,只是他的职能是——防守

边锋主动回撤拿球,一个防守的进攻型边后卫后插上,这是大多数现代战术选择的第二个解决方案。

 

本文导航
第1页:第1页 第2页:第2页 第3页:第3页 第4页:第4页
相关攻略
相关游戏